導讀:華鷹公司應玉明認為,A股本輪上漲主要驅動力是政策引導,配以散戶捧場,真正的大型外資機構參與度并不高,基本面更無改變。 上證指數過去三周內大升21.84%,內地散戶再現全民炒股瘋狂局面。與此同時,港股一路表現平穩(wěn),幾乎無升跌。 華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應玉明接受騰訊財經專訪時表示,A股本輪上漲主要驅動力是政策引導,配以散戶捧場,真正的大型外資機構參與度并不高,基本面更無改變,而經過近期的上升,A股整體估值已升高20%,吸引力已削弱。 他認為,接下來形勢將有利于港股,特別是估值低廉的中小盤股,已經有資金進場提前部署,一旦香港“占中”結束,將引發(fā)內地資金涌港。 滬港通或令資金凈流出A股 滬港通正式開啟已滿三周。從額度角度看,并未出現爭搶一空的局面。截至今日(12月8日),滬股通3000億元余額已使用576億元,約占總額度19%,監(jiān)管機構短期內無須面對擴大額度的問題。港股通方面則更加靜淡,2500億元額度僅使用2.48%,仍有2438億元可用。 兩地股市的表現也一如額度的使用情況。從11月17日至今,上證指數累計升21.84%,如此的放量大漲再次引發(fā)全民炒股高潮,從大媽到90后紛紛沖入股市,似乎牛市要來了。一關之隔的香港,情況并不樂觀。在內地股市如火如荼的過去三周,恒指僅升1.7%。 港股和A股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縱橫香港資本市場逾20載的華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應玉明看來都是假象。 “滬港通開通之后買A股的機構資金大部分是賣了QFII股票的資金,但真正凈流入A股的資金并不多,可能幾乎沒有凈流入,如果仔細統(tǒng)計,A股市場可能是資金凈流出。政策引導,散戶跟風,A股大升,反而給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套利機會。”他說。 應玉明是成功搭上本輪滬港通盈利機遇的投資者之一。早在今年上半年,他已經開始部署A股的投資組合。當時,大型藍籌股A股價格較H股高20%至30%,他通過QFII買入中交建和中鐵建等基建股。 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當日,賣出了中鐵建,當日該股股價已較他上半年買入時升幅達30%,同時,利用滬港通額度買入了平安保險A股,累積至今的升幅也有約30%。他說,11月17日當日交易的量很小,主要是試探性。 官媒唱好配合降息聯手推高上證 滬港通開閘前幾日兩地股市表現靜淡,上證指數自11月17日起連續(xù)3天下跌,恒指亦是如此。與此同時,內地官方媒體連日發(fā)布關于唱好滬港通的文章。 11月21日下午人民銀行加息的傳聞不脛而走,上證指數午后突然飆升。而自那日起,上證指數在未來的13個交易日內,12個交易日大幅上升,內地再現全民炒股熱潮。 應玉明說,官媒一連多日唱好A股很不尋常,而此后人民銀行又宣布降息,刺激A股大升,回頭看看,這似乎是已經提前設計好的,散戶資金入場引起“干柴烈火”效果,其實大盤的基金面并沒有改善。 A股的升勢制造的牛市假象引發(fā)散戶沖入股市。但應玉明這段時間做的則是不斷減持此前通過QFII配置的A股,也不再買入滬港通清單之列的A股股票,因為A股經過這段時間的上漲,整體估值已經升高約20%,而H股幾乎沒升,相比之下A股已經不再便宜。 應玉明說,很多外資機構投資者也在不斷拋售QFII股份,其一是此前從大機構手中購買的額度成本高達1%至2%,有了滬港通就可省去這部分開支,所以無需再去爭搶QFII額度,此外,滬港通開始后出售這些股份則可免征10%的資本增值稅。 滬港通的初衷就是通過這一機制引發(fā)更多國際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,推動內地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。市場期待,外國投資者的介入將改變A股不溫不火的狀態(tài)。但現實尚未朝著設定的方向發(fā)展,多數外資機構由于法務、基礎設施以及研究等原因,尚未做好準備入場。 應玉明也覺得外資投資者對投資A股整體確實比較冷淡,一來是過往沒有研究,二來他們認為A股是投機市場,與基本面關系不大,任何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都會謹慎投資A股,而此前投資A股的主要吸引力大型藍籌股的差價也逐漸收窄。 占中結束或引爆港股 上證指數三周大升逾20%,這個幅度讓投資者驚喜之余,也捏一把汗。應玉明判斷,接下來的形勢將有利于港股,他前段時間在內地調研發(fā)現,很多民營企業(yè)家、富有個人投資港股的意欲非常強烈,透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潛在資金會強于流入A股的國際資金。 鑒于自己的判斷,應玉明已將重心轉移會港股。他認為,香港流動性較低的中小市值公司具有投資價值,因為這類公司的估值比A股同類型公司的估值低80%至90%。 “已經有資金進場部署港股的中小市值公司了,先鋪墊好,然后動員內地散戶資金入場炒?!彼f。 應玉明認為,接下來內地流入香港的資金會越來越多,某個時刻會爆發(fā)出來,至于說具體時點最快是占中結束以后,估計未來幾個月“占中”就會得到妥善解決,到時內地投資者對港股也有了了解,資金將會涌港。
責任編輯:翁建平 |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本網站凡是注明“來源:七禾網”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outdoorsmanagement.com版權所有,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-88212938,并注明出處。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,請聯系0571-88212938,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。
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:劉健偉/翁建平
電話:0571-88212938
Email:57124514@qq.com
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:李賀/相升澳
電話:15068166275
Email:1573338006@qq.com
七禾產業(yè)中心負責人:果圓/王婷
電話:18258198313
七禾研究員:唐正璐/李燁
電話:0571-88212938
Email:7hcn@163.com
七禾財富管理中心
電話:13732204374(微信同號)
電話:18657157586(微信同號)
七禾網 | 沈良宏觀 | 七禾調研 | 價值投資君 | 七禾網APP安卓&鴻蒙 | 七禾網APP蘋果 | 七禾網投顧平臺 | 傅海棠自媒體 | 沈良自媒體 |
?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-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[浙B2-20110481]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[浙字第05637號]